06

向下滑动

园区介绍


 2011年4月,作为《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首个落地项目,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正式落地横琴。2022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建立紧密合作伙伴关系,合作推进产业园项目。2023年1月,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正式承接产业园运营管理工作。

 产业园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西北部高新技术片区,占地50万平米,规划建设面积135万平米,总投资近80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形成酒店、商业街、博物馆、写字楼、检测中心、提取中心等多种业态。截至2023年10月底,注册企业194家,其中澳门企业共64家,涉及中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等领域,已搭建起符合中国内地与欧盟认证标准的GMP中试生产、研发检测、产业孵化基地,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此外,产业园建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中医药产品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横琴)”,获得商务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的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2018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产业园视察,就横琴建设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下一步,产业园将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成为推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围绕“医”“康”“研”“制”“服”五位一体产业布局,稳步推进中西医特色诊疗中心、高端康养中心、中医药科创中心、创新药械研发与制造中心、医疗健康学术交流中心、道地药材检测认证及世界传统药物交易中心、中医药海外推广中心、中医药人才教育培训中心等“八大中心”建设,致力于成为具有鲜明澳门特色和中医药特色的国际化、高水平医疗健康产业园,为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发展发挥标杆和引领作用,丰富“一国两制”伟大实践,推动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查看更多
2011
50万
135万

资讯中心

News Center


实时更新粤澳最新动态,了解粤澳文化,了解粤澳人。

了解更多
05

Dec/2023

【习声回响】“一带一路”共繁荣 珠海跨洋联世界(来源:央广网)

媒体聚焦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更上一层楼,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2023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珠海,伴海而生,依海而兴。这里是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也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时曾两次来到珠海,并作出系列重要指示。珠海牢记嘱托,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澎湃动能。走进珠海港高栏国码,一排蓝色集装箱起重机便映入眼帘,旁边五颜六色的集装箱叠放整齐,等待装船,不日将运往海外市场。珠海国际货柜码头(高栏)有限公司商务部负责人徐剑峰介绍,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高栏国码涉及“一带一路”项目的出口业务量逐年增长。“今年1-9月,我们涉及‘一带一路’项目的业务达42个航次,累计出口货物3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10%。”乘着“一带一路”东风,中国制造加速出海。格力电器海外业务负责人敖洲表示:“之前是我们去找订单,现在很多客户来找我们合作。”据了解,2018年至今,格力电器自主品牌的出口占比由30%增长到现在的70%。2018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考察时指出,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走入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目前,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帮助11款产品在莫桑比克注册成功,部分产品已实现出口销售;9款产品在巴西获得中成药注册备案上市许可。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负责人吴松介绍,目前,产业园一共注册企业191家。他表示,未来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医药还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珠海发展的视野越拓越宽,外贸“朋友圈”也越来越大。据珠海市商务局统计,今年1-10月,珠海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852.97亿元,为全市同期进出口总值的35.39%。*产业园部分数据截至2023年10月
29

Nov/2023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知识产权交易运营对接会第二期活动成功举办

园区新闻
11月24日下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知识产权交易运营对接会第二期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联合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知识产权综合运营服务中心举办。来自珠海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主管单位代表,高校、企事业单位、协会、服务机构的技术研发、知识产权相关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等参加。本次活动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国际一流湾区知识产权强省相关工作要求,根据《推进国际一流湾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运用服务能力指导意见》,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现场授课的方式,提升粤澳两地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知识产权专业水平。活动得到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商事服务局、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第二期采取活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由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专家进行专利挖掘及撰写实务的授课,粤澳深度合作区2家中医药领域的企业代表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先进经验进行了分享。万慧达知识产权合伙人、专利代理师、诉讼代理人谢敏楠作《中医药产业专利挖掘、撰写实务》主题培训,从中医药领域专利类别、专利点的挖掘及案例两大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学员通过学习,掌握了专利挖掘的技巧,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珠海横琴澳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倪静云博士以《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经验分享》为主题,介绍了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的现状及保护措施。珠海易衡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艾基材料项目创始人及产品总监吴周强作《从马斯克第一性原理角度尝试中医药的创新突破》分享,从易暖艾简介、主要技术及知识产权三方面进行交流。两位企业代表的分享为企业提供了重要指导,帮助企业更好规避和解决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管理经验,非常值得企业借鉴和学习。在交流环节,学员与讲师、嘉宾与分享代表积极互动,本次活动还向各企业积极推荐了20项可供转移转化的生物医药专利,供企业参考,助力企业发展,促进粤澳两地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20

Nov/2023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创新发展项目上榜“塑造健康湾区十大案例”

园区新闻
2023年11月10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在广州开幕。本届大会以“高起点、高站位、高质量”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优势,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优质的卫生健康保障。大会上发布了一批健康湾区探索创新典型案例,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开展传统外用中药制剂、同名同方药等产品的开发、注册申报和委托生产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业务入选“塑造健康湾区十大案例”,展示了产业园在推动琴澳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的成果。案例十: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创新发展实施单位: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省药监局澳门特区政府药物监督管理局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广东省中医院澳门镜湖医院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展传统外用中药制剂、同名同方药等产品的开发、注册申报和委托生产等业务。着力打响“澳门监造+横琴生产”品牌,部分药品获得澳门药品跨境委托制造许可批件。牵头协调将内地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首次跨境使用,广东省中医5种院内制剂获批发往澳门镜湖医院用于临床。产业园现有注册企业191家,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氛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公布,明确将“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作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主攻方向之一。产业园作为推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已逐步构建覆盖中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等多领域的产业体系,产业集聚效应初具规模,为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产业园已形成一定产业集聚氛围本次产业园创新发展项目入选“塑造健康湾区十大案例”,意味着产业园在推动粤澳大健康中医药融合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得到国家、省级政府部门高度认可。未来,产业园将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条主线,按照“医、康、研、制、服”五位一体产业布局,加快中西医特色诊疗中心、中医药科创中心、道地药材检测认证及世界传统药物交易中心等“八大中心”建设,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奋力打造成为横琴产业发展和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发展的标杆和先导,为粤澳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