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遗“施氏伤科疗法”落户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2025年11月8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施氏伤科疗法粤澳学术交流中心”及“施氏伤科疗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传承站”在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正式揭牌。此次活动是产业园落实"医、康、研、制、服”五位一体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中医药非遗传承与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合作。此次活动也汇聚了来自上海、江苏、中国澳门、马来西亚等境内外的中医药专家、传承人及业界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推动中医药非遗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的盛事。


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张永滟副总经理在致辞中表示,施氏伤科项目的落地将强化产业园"中西医特色诊疗中心"与"中医药人才教育培训中心"的功能,强调了粤澳合作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走向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展望了施氏伤科疗法在粤澳合作平台的广阔前景。




image.png


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张永滟副总经理发言


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张文婷副院长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分享施氏伤科的历史底蕴,期待双方更进一步合作。




image.png


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张文婷副院长发言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施氏伤科疗法粤澳学术交流中心”及“施氏伤科疗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传承工作站”正式揭牌。两平台的设立,不仅是施氏伤科疗法在大湾区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为产业园注入了优质的中医药非遗资源,助力产业园构建涵盖医疗、科研、培训与国际推广的完整产业生态链。




image.png


嘉宾们共同为“施氏伤科疗法粤澳学术交流中心”及“施氏伤科疗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传承工作站”揭牌


在交流环节,来自江苏海门、上海崇明、澳门等地的传承工作站代表分享了区域经验,马来西亚代表则介绍了施氏伤科在海外推广的实践。专家们围绕"施氏伤科疗法海外传承路径和内涵建设"展开座谈,为非遗项目通过产业园"中医药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走向葡语系国家及“一带一路”市场建言献策。




image.png


与会领导、嘉宾及境内外传承站点代表在揭牌仪式后合影留念




下午的"施氏伤科诊疗技法培训交流"聚焦核心技术,包括"抗骨质增生汤"等经典方剂的临床应用及整骨手法演示,累计近40名为琴澳医疗专业人员参与培训,其中澳门中医生、中药师为15名。本次活动为琴澳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了学习平台,助力澳门中医药人才培养,进一步强化了产业园在中医药人才培养和技艺传播方面的功能。





施氏伤科传承人孙波主任在现场演示独特的腰椎整骨手法


培训交流会上,专家详细讲解使用特色疗法治疗骨骼疾病

未来,产业园将继续发挥中医药人才教育培训中心、中医药海外推广中心等平台优势,通过政策与产业双轮驱动,持续赋能中医药非遗项目,助推琴澳中医药大健康生态圈建设,为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