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澳门监制”经典名方上市!(来源:澳门新闻局)


 

创新突破

中医药大健康是澳门特区政府重点推动的产业之一。


 

图片


 

今年5月,首个在澳门申报时就获预授权使用“澳门监制”标识的经典名方,正式获得澳门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这一产品的成功上市,标志着澳琴一体化在推动中医药产业国际化、标准化进程中取得全新突破,也是“澳门药,横琴造”协同发展模式的又一里程碑。


 


 


 


 

首款中医药产品

获预授权使用“澳门监制”标志

这款产品配方源自东汉时期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中的经方,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广泛用于缓解肌肉痉挛和腹痛。
 


 

该产品由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全资子公司粤澳药业受内地制药企业委托生产制造,结合现代制药技术实现古方创新转化,将横琴的中成药转化能力与澳门的国际化平台优势深度融合,助力中医药产品快速走向市场。


 

图片


 


 

澳门药物监督管理局表示,此次首例“澳门监制”标志的预认证,标志着“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模式实现重大突破,对推动本地中医药产业发展具有实质意义。


 


 


 

优化流程  服务前移

助力“澳门注册”降本提速

药监局表示,此前中医药产品必须先在澳门特区完成正式注册程序,方可申请使用“澳门监制”标志。为提升产品注册上市的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经与横琴合作区相关部门协调后优化流程,只要企业出示已在澳门提交注册申请的证明文件,产品包装即可使用“澳门监制”标志。

图片


 

这项创新举措是基于对《“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管理办法(暂行)》的灵活应用,企业在获得标志使用预授权后,仍须向合作区管理机构补充提交在澳门完成产品正式注册的证明文件。这种“审批与标签预贴并行”的模式为后续产品提供了实践参考,促进“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模式的加速落地。


 


 


 

“澳门注册+横琴生产”优势联动


 

图片


 

中医药发展是澳门与横琴合作区的共同目标。2023年11月公布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提出“1+4”策略,做精做强综合旅游休闲业的同时,重点推动包括中医药大健康在内的四大产业发展;同年12月获国务院批覆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年)》,同样聚焦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与澳门产业规划高度契合。在此背景下,“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发展模式。


 

图片


 

药监局表示,目前已收到11项采用该模式的注册申请,涵盖经典中药方剂、创新药物等多类产品,其中3项申请已获澳门监管部门批准。


 

图片


 

“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模式能有效整合两地资源优势,合作区提供产业空间,弥补澳门土地和人力资源的局限,而澳门则带来制度与科研优势。由澳门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联合设立的中药机制与质量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科研成果高效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澳门特区政府于2022年实施的《中药药事活动及中成药注册法》,通过建立专属规范体系和推动本地GMP认证,也为产业国际化奠定了法律基础。


 


 


 


 

培育澳门特色品牌体系

产品快速获批上市,除了受惠于“澳门注册+横琴生产”的全新模式,也得益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质品牌促进中心的高效衔接和主动服务。


 

图片


 

该中心表示,自去年5月认证标志发布以来,已有4家企业获准使用相关标志,涉及15款产品,均属大健康领域。


 

认证标志体系的实施推动“澳门品牌+横琴制造”的产业新型态,不仅有助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更强化了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的产业融合。未来计划将标志应用范围扩展至医疗器械、化妆品乃至创意产品等新领域,进一步增强琴澳协同效应,推动更多搭载“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标志的优质产品走向世界。


 


 

图片


 


 

 内容制作及资料来源

 制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数据及图片:《Macau》葡文杂志、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质品牌促进中心

 (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列明上述资料。 )